Vue 知识集录

生命周期

vue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
第一阶段(创建阶段):beforeCreate,created
第二阶段(挂载阶段):beforeMount(render),mounted
第三阶段(更新阶段):beforeUpdate,updated
第四阶段(销毁阶段):beforeDestroy,destroyed

1. beforeCreate

官网:在实例初始化之后,进行数据侦听和事件/侦听器的配置之前同步调用。

详细在这个阶段,数据是获取不到的,并且真实dom元素也是没有渲染出来的


2. created

官网:在实例创建完成后被立即同步调用。在这一步中,实例已完成对选项的处理,意味着以下内容已被配置完毕:数据侦听、计算属性、方法、事件/侦听器的回调函数。然而,挂载阶段还没开始,且 $el property 目前尚不可用。

详细:在这个阶段,可以访问到数据了,但是页面当中真实dom节点还是没有渲染出来,在这个钩子函数里面,可以进行相关初始化事件的绑定、发送请求操作


3. beforeMount

官网: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:相关的 render 函数首次被调用。

详细:代表dom马上就要被渲染出来了,但是却还没有真正的渲染出来,这个钩子函数与created钩子函数用法基本一致,可以进行相关初始化事件的绑定、发送ajax操作


4. mounted

官网:实例被挂载后调用,这时 el 被新创建的 vm.$el 替换了。如果根实例挂载到了一个文档内的元素上,当 mounted 被调用时 vm.$el 也在文档内。
注意 mounted 不会保证所有的子组件也都被挂载完成。如果你希望等到整个视图都渲染完毕再执行某些操作,可以在 mounted 内部使用 vm.$nextTick:

详细:挂载阶段的最后一个钩子函数,数据挂载完毕,真实dom元素也已经渲染完成了,这个钩子函数内部可以做一些实例化相关的操作


5. beforeUpdate

官网:在数据发生改变后,DOM 被更新之前被调用。这里适合在现有 DOM 将要被更新之前访问它,比如移除手动添加的事件监听器。

详细:这个钩子函数初始化的不会执行,当组件挂载完毕的时候,并且当数据改变的时候,才会立马执行,这个钩子函数获取dom的内容是更新之前的内容


6. updated

官网:在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更新完毕之后被调用。
当这个钩子被调用时,组件 DOM 已经更新,所以你现在可以执行依赖于 DOM 的操作。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,你应该避免在此期间更改状态。如果要相应状态改变,通常最好使用计算属性或 watcher 取而代之。

详细:这个钩子函数获取dom的内容是更新之后的内容生成新的虚拟dom,新的虚拟dom与之前的虚拟dom进行比对,差异之后,就会进行真实dom渲染。在updated钩子函数里面就可以获取到因diff算法比较差异得出来的真实dom渲染了。


7. beforeDestroy

官网:实例销毁之前调用。在这一步,实例仍然完全可用。

详细:当组件销毁的时候,就会触发这个钩子函数代表销毁之前,可以做一些善后操作,可以清除一些初始化事件、定时器相关的东西。


8. destroyed

官网:实例销毁后调用。该钩子被调用后,对应 Vue 实例的所有指令都被解绑,所有的事件监听器被移除,所有的子实例也都被销毁。

详细:Vue实例失去活性,完全丧失功能

内置指令

  • v-once - 定义它的元素或组件只渲染一次,包括元素或组件的所有节点,首次渲染后,不再随数据的变化重新渲染,将被视为静态内容。
  • v-cloak - 这个指令保持在元素上直到关联实例结束编译 – 解决初始化慢与闪动
  • v-bind - 绑定属性,动态更新HTML元素上的属性。例如 v-bind:class。
  • v-on - 用于监听DOM事件。例如 v-on:click v-on:keyup
  • v-html - 赋值就是变量的innerHTML – 注意防止xss攻击
  • v-text - 更新元素的textContent
  • v-model - 在普通标签。变成value和input的语法糖,并且会处理拼音输入法的问题。2、再组件上。也是处理value和input语法糖。
  • v-if / v-else / v-else-if。可以配合template使用;在render函数里面就是三元表达式。
  • v-show - 使用指令来实现 – 最终会通过display来进行显示隐藏
  • v-for - 循环指令编译出来的结果是 -L 代表渲染列表。优先级比v-if高最好不要一起使用,尽量使用计算属性去解决。注意增加唯一key值,不要使用index作为key。
  • v-pre - 跳过这个元素以及子元素的编译过程,以此来加快整个项目的编译速度。

修饰符

事件修饰符

  • .stop 阻止事件继续传播
  • .prevent 阻止标签默认行为
  • .capture 使用事件捕获模式,即元素自身触发的事件先在此处处理,然后才交由内部元素进行处理
  • .self 只当在 event.target 是当前元素自身时触发处理函数
  • .once 事件只会触发一次
  • .passive 告诉浏览器你不想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

v-model 的修饰符

  • .lazy 通过这个修饰符,转变为在 change 事件再同步
  • .number 自动将用户输入值转化为数值类型
  • .trim 自动过滤用户输入的收尾空格

键盘事件修饰符

  • .enter
  • .tab
  • .delete (捕获“删除”和“退格”键)
  • .esc
  • .space
  • .up
  • .down
  • .left
  • .right

系统修饰符

  • .ctrl
  • .alt
  • .shift
  • .meta

鼠标按钮修饰符

  • .left
  • .right
  • .middle

组件通讯

父子通信:

  1. 父向子传递数据是通过 props,子向父是通过 events(emit);
  2. 通过父链子链也可以通信(parent / $children);
  3. ref也可以访问组件实例;provide / inject API。

二、兄弟通信:

  1. Bus
  2. Vuex
  3. Pinia

三、跨级通信:

  1. Bus;
  2. Vuex;
  3. provide / inject API。

数组方法

会修改原数组的 会进行渲染更新

  • push():向数组末尾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。

  • pop():移除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。

  • shift():移除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。

  • unshift():向数组开头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。

  • splice():从指定索引位置添加或移除元素。

  • join():将数组合并成字符串

  • reverse():逆序

  • sort():排序,如果数组包含undefined,会被排到数组的尾部,默认以字母表顺序排序

  • toString():将每个元素转化为字符串

  • forEach():遍历数组,为每个元素调用指定的函数

不修改原数组的 不会进行渲染更新

  • slice():返回数组的一部分,不修改原数组。

  • map() :返回一个新数组,数组中的元素为原始数组元素调用函数处理后的值。
    按照原始数组元素顺序依次处理元素。

  • concat():创建并返回一个新数组可添加

  • filter():根据条件过滤数组并返回符合条件的新数组,不修改原数组。

  • every()方法是只有数组中所以元素都满足某个条件才会返回true;

  • some()方法是只要有满足条件的值,就返回true

  • indexOf():搜索整个数组中具有给定值的元素

  • lastIndexOf():反向搜索整个数组中具有给定值的元素